13915958860 / 0512-58602707
发布时间:2021-04-15 点击次数:812
一、主要结构
1.结构简述
L(P)GZ系列离心机主要由转鼓、外壳、机盖、底板、轴承座、阻尼减震器、刮料装置、液压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
L(P)GZ离心机结构示意图
1.刮刀装置 2.机盖 3.外壳 4.启盖油缸 5.转鼓 6.轴承座 7.底板(平台)8.基础 9.减振器 10.料位探测器 11.视镜孔 12.防爆灯 13.清洗管 14.加料管 15. 母液出口 16.汇集料斗
SGZ系列离心机主要由转鼓、外壳、机盖、底盘、三角圈、柱脚、减震弹簧、轴承座、刮料装置、液压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
SGZ离心机结构示意图
1.刮刀装置 2.机盖 3.外壳 4.启盖油缸 5.转鼓 6.轴承座 7.底盘 8.减震弹簧 9.柱脚 10.三角圈 11.汇集料斗 12.出水管 13.加料管 14.视镜 15. 防爆灯 16.料位探测器 17.清洗管
2.转鼓组合
转鼓组合由篮板、转鼓底、拦液板、滤布、滤布支撑、衬网等组成。
转鼓示意图
1.拦液板 2.篮板 3.转鼓底 4.滤布撑箍 5.滤布 6.衬网
3.轴承座组合
轴座组一般由内轴承座、轴座架、轴承、主轴、转鼓压盖、主轴上压盖、密封件、主轴下压盖、主轴带轮等组成;转鼓安装在主轴锥段上,通过转鼓压盖压紧,主轴与转鼓连接处套有护套及密封件以防主轴受物料侵蚀;主轴通过轴承转动,润滑一般采用锂基3#油脂润滑,如药用用离心机宜采用食品级润滑脂。
轴承座结构示意图
4.机盖
机盖由不锈钢或其他耐腐材料制作,机盖上一般设有加料口、清洗口、刮刀装置、料位探测器、防爆灯等,壳盖与壳体连接法兰处有U型槽,槽内嵌有密封圈,壳盖用快开式锁紧扣锁紧在机壳上,根据应用环境和工艺的需要还可以选择安装斜盘布料器、在线清洗装置等。
5.斜盘布料器
斜盘布料器的布料盘在转鼓内倾斜一定的角度,使待分离的物料能够上下均匀的分布在转鼓内壁上,用以改善布料效果,减少机器的振动。布料通过电机驱动,可选用变频器控制其转速。
6.进料装置
由进料管、气动球阀、手动球阀、软连接等组成;松开加料管上的对夹法兰即可上下升降、转动加料管以便调整加料状态,达到最佳布料效果;气动球阀是控制进料管路的打开或关闭,手动球阀是用于调节进料量。
1、转鼓压盖 2、转鼓 3、主轴护套 4、主轴上压盖 5、密封圈 6、上轴承 7、上挡油圈 8、内轴承座 9、主轴 10、轴承座架 11、下挡油环 12、下轴承 13、主轴下压盖 14、主轴带轮
清洗装置由洗涤管、喷嘴、气动球阀、手动球阀、软连接等组成;根据工艺上的要求,在转鼓内对固体进行必要的洗涤;气动球阀是控制清洗管路的打开或关闭,手动球阀是用于调节流量。
7.刮料装置
刮料装置主要由组合液压油缸(或组合气缸)、刮刀等组成。组合液压油缸(或组合气缸)安装在壳盖上,驱动刮刀在转鼓内上下升降、左右旋转。
物料分离后,转速降至刮料转速,刮刀轴先通过旋转缸产生推力转动刮刀轴使刮刀转动并插入滤饼层,然后启动升降缸使刮刀缓慢下降,不断地刮出物料,刮刀的旋转和升降的速度是通过调速阀来控制的。
刮刀安装在组合液压油缸(或组合气缸)的轴上,用圆螺母轴向固定,刮刀的轴向调整是靠安装在刮刀轴上调整垫来实现的,刮刀摆动的角度与升降行程由两只限位螺栓和两只接近开关来确定,限位螺栓同时也可调整刮刀口与滤布之间的距离(约5~10mm左右)及刮刀与转鼓底、盖之间的距离约5mm左右。
刮刀的转动通过液压(气动)装置来完成,刮刀片相对于转鼓逆向转动,插入滤饼层,连接不断地刮料,刮刀的行程也由限位螺栓和接近开关调节,刮刀的走刀速度由液压调速阀调节。
8.料位探测装置
本部件的作用是自动控制转鼓的装料量,它主要由探测轴、探测板、凸轮、弹簧、气缸及接近开关等零件组成。当工作时气缸带动凸轮转动,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凸轮相对于转鼓逆向转动一定角度,探测板进入转鼓,进料后随着料位的增加,当探测板触到物料时,料层将推动探测板克服弹簧力转动,当转动后接近开关与凸轮断开,传出开/关信号,关闭加料阀门停止加料;这时气缸反向运动,带动凸轮复位,直至料位探测板退出转鼓。
调整方法:
拆开上盖,松开夹紧螺栓,拨动探测轴调整与凸轮的相对位置,根据需要向转鼓内或向转鼓外调整,离转鼓口的距离调整到需要的位置(一般距转鼓口向内15~25mm),同时调整接近开关及两个限位螺栓。也可以松开探测板的紧定螺栓,直接调整探测板至合适的位置。
9.气动控制系统
主要由气缸、阀、空气单元、气管、接头等零部件组成。空气单元可实现个气动元件执行自动操作,主要由气动三联件、电磁阀、管路等零部件组成,工作时压力调整范围0.4~0.6Mpa(一般0.4Mpa),主要执行元件有加料阀、清洗阀及料位探测气缸,通常来说,本装置可以固定在强面或托架上。
1、截至阀 2、气动三联件 3、减压阀 4、电磁阀 5、调速阀 6、在线清洗液阀 7、清洗阀 8、加料阀 9、料位探测阀
10.轴承润滑系统
主轴承采用手动加脂泵加脂润滑,上轴承加脂时请卸去转鼓上的压盖后用手动加脂泵定期加脂润滑,下轴承可直接通过底盘下面的专用口定期加脂润滑,从而保证了主轴的润滑。有部分机型上、下轴承加脂口都引至底盘底部,可通过专用口进行加脂。
轴承的润滑一般采用锂基3#脂进行润滑(药用洁净型离心机宜采用食品级润滑脂),回油也是通过轴座底部的一根管道排出。
11.刮刀液压系统
该液压系统的功能是形成一个闭式回路,其作用是将液压油送给油缸,以形成往复运动从而刮下物料后复位。
油泵通过一个联轴器与电机相联,油泵将油从油箱抽出,经过滤油器并送入系统内,其压力由装在集成块上的压力表(7)来显示确定。
12.进料和洗涤装置
一般在离心机的放料口上装有进料阀,为了防止物料沉积,进料管应尽可能地短并且尽可能地直,进料压力取决于进料落差,其落差约1500~2000mm,最大落差5000mm。
如果进料管路没有排空,在进料阀关闭时会在进料管内产生一个真空,这样经常会使进料系统内的物料断断续续地流入离心机,而造成装料不平,引起离心机平衡失调,发生振动,因此在进料阀底部装有一根排空管,在进料管与离心机之间要用软联接,并且在机门上应装有一个手动球阀,以调节进料速度。
洗涤阀一般要装在离心机机门上,在洗涤阀与洗涤液储罐之间要用软管连接,为了达到最佳的洗涤效果,洗液的最小压力为1.5Pa。
二、工作原理
离心机进料阀、清洗阀、出料阀门的开关及主机的制动、卸料等操作由PLC程序和电器系统控制全自动操作,也可半自动操作。接通电源,启动离心机,当转鼓转速达到加料转速后,进料阀自动打开,悬浮液沿进料管进入机内,并均匀地附于转鼓壁上;料装满后,进料阀关闭,这时转鼓转速上升,进入分离阶段,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悬浮液中大部分液体经滤网、滤布及转鼓壁上的小孔被甩出,经底盘上圆形排液口流入收集器,固体则截留在转鼓内。当物料甩干到设定时间后,清洗阀自动开启,清洗水经清洗管喷淋在固体物料上,分离出来的清洗液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分开收集。当清洗液达到工艺设定要求后,清洗阀关闭,此时进入固相脱水过程。当固体含湿量达到工艺要求后,转鼓转速降至设定刮料转速。这时,装有液压油缸驱动刮刀旋转和升降,固体物料被刮下从底盘下面的汇集料斗孔排出;当刮刀旋转到与离心滤布一定距离时(大约5~10mm左右),刮刀装置上的连杆触及限位螺杆并靠近接近开关时(距接近开关端面2~5mm左右),刮刀停止旋转并停留一段时间(大约20s)后随即返退到原来位置,进入下一个周期,周而复始,完成对悬浮液的分离。
三、使用注意事项
1.离心机负荷必须均匀。
2.转鼓内的物料最大重量及最高转速不能超过离心机铭牌标注的额定值。除非离心机制造厂同意更改有关数据。
3.如果出现离心机振动过大或异常噪音,应立即关闭离心机,停止运行,切断电源,检查原因。
4.如果离心机处理的物料中含有易燃、易爆的成份,用户在订货时应提出相关要求,选购防爆型离心机,使用时要采取防爆配套措施。
5.如果在转鼓里发生了燃爆或转鼓内的物料发生了燃爆,操作人员必须立即向有关权威部门报告并及时采取措施(如惰性化保护等)。
6.离心机的机盖只能在清洗时由于操作上的需要才可打开,在机盖打开时,转鼓必须是静止的。
7.每年至少应由有资质人员对离心机在运转中的状态作全面检查一次,如果需要,可以拆开检查。
8.定期用油脂对各个润滑点进行润滑。